易车原创 对于未来的生活方式,人们早已进行了很多的构想,而在生活中不可忽视就是出行,人们也进行了诸多美好的遐想,当然这不仅仅局限于电影、动画等荧幕形式,而作为21世纪的标志,清洁能源占的比重越来越重要,这其中除了纯电动出行外,氢能的作用也愈发重要。
从国家层面来说,其对于提升我国能源战略安全、推动汽车行业的创新绿色发展、增强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氢能源领域也成为了当下时代的一大“风口”。
而这不仅仅对于全球,就拿国内来说,也将氢能源未来的发展摆在了较高的战略层级之上,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其实已经明确指出,到2030年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达到百万辆,加氢站建设超过1000座的目标,可见,加快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已然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政策层面,各级政府也明显加强了对于氢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早前多部委在《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就指出,将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调整为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以“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可以调动各地方对于发展氢能产业的积极性。
随着国家对于氢能源领域的政策日益完善,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通知》提出的“以奖代补”等手段可防止燃料电池行业“假大空”现象产生,同时也为我国燃料电池车发展进入下一阶段做了必要的政策过度准备,可谓十分精准和必要。
现代汽车集团还亮相了一种全新的能量模块系统。该能量模块系统可通过堆叠100kW单元模块形成500kW级或1MW(兆瓦)级等系列化功率输出系统,已用于未来兆瓦级发电系统,发电系统可实现各种功率输出,未来增加了模块化属性,将系统单体以积木形式组合,产生更大容量的输出,不止适用于汽车领域,大型船舶或IT公司的应急电源系统也可以。同时,发布会中还展示了一种“全平型”氢燃料电池系统,其整体高度降低至25cm,可用于个性化定制车型PBV、MPV车型、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多种交通设备。
集装箱会受到尺寸和移动所需空间限制,当两个e-Bogie作为双转向架被布置于集装箱下方时,有利于最大程度减少转弯半径,可以实现极其灵活的转弯角度,完全独立的四轮转向,”集群模式“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允许单个或多个组合使用,就像行驶的火车,除了商用运输,还可实现诸如救援、建筑等更多场景的使用。
Fuel
Cell的改进升级版车型,并正在开发基于此打造的牵引车,计划于2023年发布。现代汽车方面表示,基于氢能在商用领域的广泛前景,同时氢能长里程、清洁的属性与商用十分适用,现代目前已经不在在传统燃油领域开发新技术、新车型,未来所有的商用车都将是氢燃料电池以及纯电车型,当然这需要时间,也得从市场情况考虑。
此外面对2030年全球商用车预计达到700万辆的庞大市场需求,现代汽车计划开发5-7米车长的氢燃料电池个性定制化车型(PBV)。为实现这一目标,现代汽车集团将通过在商用车领域充分应用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来不断拓展在商用车领域的业务能力。
而在现代全新发布的2040氢能愿景中可以看到,其计划至2028年成为全球首个旗下所有商用车型均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汽车制造商。
2030年以实现氢燃料电池车的价格与纯电动汽车相当为目标。
到2040年,氢能将不仅适用于交通运输,还将更广泛地应用于不同行业和领域。有了这样的目标,现代在不久前慕尼黑车展提出的2045碳中和宣言似乎显得更有了底气。
从对材料的依赖和选择来说,氢能源相比目前动力电池面临的锂材料短缺,钴材料稀少等需要寻找替代材料相比,可能还是有着一定的优势。
虽说如此,但其实还有很多问题急待解决,就拿我国来说,氢燃料电池还有这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产业过度集中在商用车领域,究其原因商用车领域的发展难度相比乘用车更小,另一方面将氢燃料电池客车集中示范运营,比如公交车、物流等的领域,线路固定,出行比较规律,布局加氢站的难度小,从管控层面来说难度也更小,同济大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所所长章桐在此前在相关场合的发声中阐述过这样的立场。
而从氢燃料电池车和加氢站的关系来看,如果燃料电池车销售不乐观,则相关企业同样不愿铺设过多加氢设备,如若加氢站无法普及,则势必会影响氢燃料电池车的大规模推广,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言自明。
总结:
就目前而言,氢燃料电池车的核心零部件、核心材料等生产难成规模,这也造成了整车价格居高不下、推广应用困难的状况,而值得欣喜的是,不仅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双极板、铂催化剂、空压机等相应技术及产品已经纷纷取得突破,未来燃料电池成本将越来越低,而由于燃料电池技术并不依赖于某种具体材料,量产之后成本将大幅降低,发展也将更有空间。
而目前国内也在试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北京、上海、广东已经获批,在4年示范期间,国家将对入围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标完成情况,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
放眼未来,“零碳”出行的日子或将越来越近。
责任编辑: 王忆斐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氢能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我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