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发布《2025年全球能源展望报告》,报告围绕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政策调整与电力需求增长对能源格局的重塑展开分析,通过“缓慢演进”“持续推进”“可持续转型”三大场景,呈现了2050年前全球能源系统的演变趋势。

报告核心内容如下:
一、转型场景与气候目标差距
三大场景下,2100年全球气温上升预期分别为2.7℃、2.3℃与1.9℃,均高于《巴黎协定》1.5℃控温目标,脱碳进程滞后于预期。
“持续推进”场景因代表转型速度中间值,成为多数分析的基准。
二、能源需求增长动力
区域分化:2025-2050年,印度、东盟及非洲将贡献主要能源需求增长,中国、欧洲及北美需求基本持平。
电力需求:数据中心成为关键增长来源,2022-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年增17%,美国2030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占比将达14%。若2027年爆发全球衰退,2035年全球能源消费或下降4%,中国受影响最为显著。
三、燃料结构变化
化石能源:2050年仍将占全球能源消费的41%-55%(当前为64%)。天然气需求增长最显著,主要用于替代高排放燃料;煤炭需求缓慢下降,但中国、印度等国的工业需求仍将支撑其规模;石油需求预计2030年达峰(1.03-1.09亿桶/日),道路运输是主要需求支撑。
替代能源:氢能、可持续燃料等因成本问题,2040年前难以广泛普及,需政策强制推动。
四、电力系统转型
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电力结构的61%-67%,太阳能与风电将实现近九倍增长。
核电重回增长轨道,31国承诺2050年核电容量增至三倍,小模块化反应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储能系统(尤其是电池储能)将增长15倍,为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提供支撑。区域差异显著,中国、印度2050年低碳电力占比将超85%,北美、中东则因天然气资源丰富,仍将保留一定比例化石能源发电。
五、行业挑战与转型机遇
供应链瓶颈:高压变压器等关键设备成本上涨2-3倍,交付周期延长至6个月-2年。
脱碳成本:电力 sector 深度脱碳成本陡增,最终5%减排成本达每吨二氧化碳90-170美元,远高于初期的20美元。
投资与技术部署:低碳技术投资虽持续增长,但欧洲、美国、中国的多数技术部署仍难以达成2030年目标,仅中国电动汽车、欧美核电等少数领域进度达标。
六、未来转型建议
消除电网、供应链等系统瓶颈;优化政策设计,稳定长期投资预期;推广“三重收益”技术(兼顾可负担性、安全性与脱碳);采取系统思维,将脱碳投资向工业等减排成本更低的领域倾斜。
能源行业需立足区域禀赋,采取差异化路径,构建韧性与敏捷性,在应对地缘政治、经济波动等不确定性中把握转型机遇。
来源:国际能源研究中心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零碳未来网 系信息发布平台,我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