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个示范实验启动,将绿色氢能制成的纯氢燃料电池应用于基站

  • 旨在构建抗灾环保型网络,NTT Docomo在示范实验中使用的氢气罐


NTT DOCOMO公司将于2025年11月17日(周一)至2027年3月31日(周三)期间开展示范实验,首次在日本将采用绿色氢能的纯氢燃料电池(以下简称氢燃料电池)应用于商用基站应急电源领域。本次实验旨在验证氢燃料电池作为应急电源的适用性,并通过采用绿色氢能的氢燃料电池,致力于构建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环保型网络。


NTT DoCoMo现已开发出可调节氢燃料电池输出电压的技术。在模拟停电的测试中,该技术能够优先向基站的蓄电池供电,同时避免蓄电池不必要的充电。据悉,该技术可在与现有应急电源——甲醇系统相同的氢气罐安装区域内,实现超过两天的备用电源供应。


通常氢燃料电池与蓄电池并联时,燃料电池产生的电力会优先充入蓄电池,导致为无线设备供电时产生转换损耗,从而缩短应急电源的使用时间。


该技术采用“绿色氢气”——即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的氢气。发电过程零二氧化碳(CO2)排放,对环境影响极小。相比之下,甲醇燃料电池存在排放CO2及低温环境需防冻处理等问题,而氢燃料电池在寒冷地区仍能稳定运行。



作为日本通信行业绿色转型与抗灾能力升级的关键探索,NTT DOCOMO启动的这场纯氢燃料电池基站示范实验,不仅填补了本土技术应用空白,更通过“环保+抗灾”双核心设计,为全球通信基础设施能源革新提供了可落地的参考样本。


核心技术突破:电压调节+绿色供氢,破解行业痛点


实验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两项关键技术创新,直接解决了传统应急电源的核心难题。其一,电压智能调节技术实现“零损耗供电”——通过精准控制纯氢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让电力优先直达基站无线设备,仅在蓄电池电量不足时启动补充充电,彻底规避了传统并联模式下“先充电再供电”的转换损耗,这也是其能在同等安装空间内实现超两天备电的核心原因。对比传统甲醇系统通常1-1.5天的备电时长,该技术在不额外占用空间的前提下,备电效率提升超30%,完美适配基站“小空间、长续航”的应急需求。


其二,绿色氢能的规模化应用兼顾环保与稳定性——实验采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发电过程仅产生水,真正实现应急供电全链路零碳排放,与DOCOMO提出的“2030年运营层面碳中和”目标高度契合。更关键的是,纯氢燃料电池摆脱了甲醇系统的低温桎梏,即便在日本北海道等寒冷地区,也能无需防冻处理直接启动,大幅拓宽了应急电源的适用地域范围。


场景适配升级:精准匹配基站应急与环保双重需求


通信基站作为灾害期间的“信息生命线”,对电源的稳定性、适配性要求极高,而这场实验的设计恰好精准命中场景痛点。从空间适配来看,实验所用氢气罐可直接沿用现有甲醇系统的安装区域,无需额外改造基站基础设施,大幅降低了后续规模化推广的改造成本,解决了新能源技术落地“改造成本高”的行业通病。


从抗灾可靠性来看,纯氢燃料电池的特性完美适配灾害场景:除了低温稳定运行的优势,其静音运行、无污染物排放的特点,在地震、洪水等灾害现场能减少二次环境影响,且氢气补给灵活,可通过罐装运输快速到位,相比柴油发电机的燃油存储风险、甲醇系统的CO₂排放,安全性与环保性均实现质的飞跃。此外,实验覆盖近两年的长周期设计,将全面验证不同季节、不同停电时长下的系统稳定性,为后续商业应用积累关键数据。


行业示范价值:引领通信+氢能跨界融合,推动全球转型


这场实验的意义早已超越单一企业的技术探索,成为日本氢能产业链与通信行业深度融合的重要信号。对DOCOMO而言,这是其绿色基站布局的重要延伸——此前该公司已部署286座太阳能绿色基站,并探索过水力发电基站等形式,而纯氢燃料电池的加入,让其形成“太阳能+水力+氢能”的多元化绿色能源矩阵,70%基站能耗依赖传统电力的现状有望逐步改变。


对全球通信行业而言,实验提供了“新能源应急电源”的标准化落地模板:既证明了纯氢燃料电池在商用基站场景的适配性,也通过“沿用现有安装空间”的设计思路,降低了技术推广的门槛。同时,其“绿色氢能+退役电池回收”的潜在延伸方向(参考日本同类氢能项目的回收复用模式),更有望进一步降低设备成本,推动氢能从“示范级应用”走向“规模化普及”。


未来,若实验达成预期目标,不仅将推动日本将氢能纳入通信基础设施的主流应急电源选项,更可能带动全球运营商加速布局氢能基站,尤其为多灾害、高纬度地区的通信保障提供新方案,在实现行业碳中和的同时,筑牢灾害期间的“通信生命线”。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零碳未来网 系信息发布平台,我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点赞(1)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