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油(新疆)工程公司承建的位于新疆克拉玛依白碱滩区的新疆油田264万千瓦新能源及配套煤电、碳捕集一体化项目(一期)碳捕集项目现场传来捷报——作为项目“电力神经中枢”的电控楼顺利完成封顶,标志着中国石油当前最大规模碳捕集示范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为项目按期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中国石油首个百万吨级电厂烟道气碳捕集项目,该一体化工程(一期)以264万千瓦光伏为基础,配套建设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及10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形成 “新能源发电补能、煤电灵活调峰、碳捕集实现减排”的协同闭环。电控楼的顺利封顶,意味着这一体系的“电力指挥中心”已初具雏形,未来将通过绿电接入驱动碳捕集装置,开创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新范式。
 
项目经理表示,下一步将推进电控楼内部装修及设备安装与调试,同步加大力度推进碳捕集主装置、大型设备现场制造等主体设施及其他配套单体设施建设。按照规划,该项目投运后每年捕集的100万吨二氧化碳将通过管道输送至油田区块用于驱油封存,预计可提升原油采收率8%至12%,实现减碳与增产的双重效益。这一项目不仅是新疆油田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更将为我国能源行业“油气煤电新”融合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新疆样板”。
 
该项目位于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是中国石油最大的“新能源+煤电+CCUS”一体化项目。该项目由3个分项目构成,总体规模为400万千瓦新能源+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20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其中项目一期以264万千瓦光伏为基础,配套建设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深度调峰、10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预计将于2025年11月实现光伏项目并网发电,2026年6月实现煤电项目并网发电,并同期建成100万吨/年的二氧化碳捕集。届时,该项目预计年产绿电41.7亿千瓦时、火电52.8亿千瓦时,捕集二氧化碳100万吨。
 
该项目采用化学吸收法工艺,通过特制的CO₂吸收剂将燃煤烟气中的CO₂进行针对性捕集,并通过加热再生的方式从吸收剂中解吸出高纯度CO₂气体。通过层层工艺比选,该装置再生能耗将控制在2.25GJ/tCO₂以内,较传统工艺降低约15%,创造国内燃煤电厂碳捕集技术新标杆。捕集的二氧化碳将用于油田驱油封存(CCUS-EOR),可用于新疆油田增产提效 ,实现“碳捕集—利用—封存”全链条闭环。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零碳未来网 系信息发布平台,我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